404 Not Found (没有找到访问的页面)

出错了

404 Not Found (没有找到访问的页面)
返回首页

【志愿指导】考生填报第一志愿的方法和技巧

2007年06月25日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作者 长沙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杨建军

考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是能被相应批次录取的基础条件,但填报志愿却是决定是否能被顺利录取,并进入理想的院校和专业求学的关键环节。所以考生要充分意识到填报志愿的重要性,特别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要把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成绩及其它综合条件结合起来,合理进行志愿填报。

确定重点选报批次,考虑辅助选择批次。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一般分五批进行,依次为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高专批。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没必要将五个批次的志愿通盘考虑,要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填报批次,考生的成绩达到哪个批次的录取控制线【1】,或者说考生最可能被录取的批次就应当是其重点选报批次,大部分考生选择一个重点选报批次就够了,但不排除部分考生应选择两个批次作为重点选报批次,比如某个考生高考成绩刚达到重点本科分数线,那么他的重点选报批次不仅是本科一批,而且本科二批也是其重点选报批次。在确定好重点选报批次的同时,考生还需适当考虑辅助选择批次,给自己多设几道保险。提前批录取院校对考生的选择范围与后续批次院校有较大的重叠性,在符合考生选报意愿的前提下,考生应积极填报提前批次,填报该批次意味着多一个批次的被选拔机会,也就是多一次录取机会,但提前批志愿一般在考前填报(或成绩公布前填报),而且录取时间安排最靠前,所以考生填报填报提前批志愿应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即选择的高校应是稍偏高于自己预估的成绩水平所能达到的录取条件者,避免因“高分低就”留下遗憾。此外,考生还应对因志愿填报不当导致“落档“情况做好心理准备,特别是对非应届毕业生,要填报好“保底”的批次志愿。

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合理选报专业志愿。

高考志愿的选择不仅决定能否进入相关高校,而且对今后的工作、事业、生活都将产生长期的影响,所以考生应“先立志,后择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应首先选择符合自己志趣取向的学科专业,这样才会对自己今后学业成长有益,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就。考生选定了自己的学业方向,自然就进一步缩小了院校选择范围,填报志愿就会更具针对性。同时考生选报专业志愿时,应对其学科结构有所了解,在符合自己大学科门类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多选择几个专业方向,注意“冷热”专业搭配,不要盲目跟选热门专业,要对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及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有适当了解,不要根据其字面意思断章取意。此外考生对待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应审慎决定,如果你的成绩相对于选择的高校优势不是很突出的情况下,建议应选择服从调剂,这样可以增加你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的可能,而且高校在专业录取时,通常会尽可能根据你的志愿调剂录取,也许会给你带来“出于意外,合于意中”的结果。

分级志愿模式中的院校一志愿填报以稳妥为上。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采用分级志愿模式,省级招办在投档时采用“志愿优先”的原则,即:先将达到批次录取控制线的考生按照第一志愿归并入批次内高校的备投库中,然后按照设定的投档比例【2】正式投档,出档考生接受第一志愿高校的选拔录取,因排名低于投档比例的考生(低于院校投档线)在一志愿录取时只能轮空,其电子档案只能存在招办信息库备待第二志愿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计划录满的高校结束录取,计划未录满的高校,接受按第二志愿投档的考生并选拔录取,若分级志愿设第三、第四志愿,则按此程序依次执行,直至所有志愿投录完毕。通过分析分级志愿模式的投档和录取程序,我们不难看出考生的第一志愿非常关键,通常情况下考生选报率较高的大学第一志愿就会录满,如果因第一志愿选报不合理,则在其后续志愿的院校选择范围越来越小,能够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的可能性甚微。所以考生在分级志愿模式模式下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一定要选好,应以稳妥起见选择录取机会大的学校,哪怕相对自己的成绩而言有“屈才”之嫌。

平行一志愿模式中院校志愿填报应注意梯度次序。

平行一志愿模式是近年来逐步推行并得到发展的志愿设计与录取方法,2003年在湖南省率先试行,此后江苏省也采用此模式,2007年将在安徽省及其它部分省份继续推广。平行一志愿模式将一个批次的院校志愿仅设为一个层级(一志愿),一志愿可以填报多所院校(3-6所),虽然院校均为第一志愿,但有先后顺序,排列越靠前的院校应越是考生优先选报的。省级招办在投档时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即:先将达到批次录取控制线的考生按投档成绩【3】从高到低排序并按次序投档,当轮到某一个考生进行投档时,计算机先考察其平行一志愿的第一顺序(选报志愿时,排在最靠前位置)高校,若第一顺序高校已经投满,则考察该考生填报的第二顺序高校,若第二顺序高校未被排名靠前的考生投满,则该生档案就会被投到第二顺序高校供选拔录取,如果该生填报的第二顺序高校也已经投档满额,则考察下一顺序志愿高校,直至将该考生档案投出,如果该考生直至考察完其所有填报的平行一志愿高校,仍无法投档,则该考生暂不投档,直至本批次一志愿录取结束后与其它落档考生和被退档考生重新填报一志愿录取不满额高校的征集志愿,再次投档录取。因此平行一志愿填报方法有三原则:第一,充分利用平行志愿提供的的备选机会,尽可能填满所有的平行志愿;第二、平行志愿的先后顺序应当能反映考生对院校的优先选择顺序,第一顺序院校志愿可以“压注”,最后顺序的院校志愿要能“包底”,同时还要考虑避免某一顺序志愿出现刚达投档线而投档的情况,因为这样最容易出现因成绩不具备优势而被院校退档(因院校受档数要大于招生计划数所致);第三、平行志愿的各顺序院校应当能反映出投档线逐级降低的趋势,院校的投档线【4】在填报志愿时是未知因素,因此考生应根据各院校前几年的投档线或录取线【5】水平作出预测分析。

注重院校招生录取信息的搜集分析,把握院校投档线波动的脉搏。

考生志愿填报也有“市场”的特点,一所高校当有其社会潜在认知的“报考价值”,这种“报考价值”决定了其投档线的高低,但投档线也并不维持在其合理的固定水平不变,它有时也会出现背离“价值”的波动,所以会有些院校在特定省份会出现招生“大小年”交替现象。通常情况下,社会声誉度居于中等偏上且跨省招生的高校投档线的波动现象比较明显。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选报院校的录取线或投档线不能只盯上一年,至少要掌握其前三年的录取信息,据此来分析其当年的投档线才可能比较准确。如果考生选择考察的某所高校上一年或前两年出现投档线偏高甚至是“虚高”的现象,那么这样的高校可以选择报考。当然“压注”式的志愿填报适合于平行一志愿模式,对于分级志愿模式不建议采用。

【注】
①批次录取控制线:省级招办根据每个批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成绩分布情况划定的相应批次录取的最低投档分数线控制标准,就是人们通常讲的“一本分数线”、“二本分数线”等。

②投档比例:为了体现高校招生录取的选拔性,高校生源充足的情况下投档考生数一般大于其招生计划数,投档考生数与招生计划数的百分比即为投档比例,投档比例一般不高于120%。

③考生投档成绩:即在投档时利于体现相关优惠政策,或有利于将考生更严格按成绩排序的成绩算法,它能够反映考生的高考总分,又有别于考生的高考总分,其计算方法为:考生投档成绩=(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考生优惠分)+(考生第一单科成绩×10-3) +(考生第二单科成绩×10-6)+……。

④院校投档线:按照投档比例将第一志愿考生由投档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投满时的最后一个考生投档成绩,即该院校已投档考生的最低投档成绩。

⑤院校录取线:院校按计划录退档结束后,所有录取考生中最低投档成绩,院校录取线高于或等于院校投档线。

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404 Not Found (没有找到访问的页面)

出错了

404 Not Found (没有找到访问的页面)
返回首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