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裸考",怕不知谁不"裸考"
2009年04月22日
来源:工人日报
拉萨市近日在西藏自治区内主要媒体上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拉萨市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各项政策、奖励性加分名单。在这次的公示名单上,不仅考生个人的民族、学校、照顾分值和加分理由等信息明确,考生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和工作年限等信息也一并公示。(见4月19日《北京青年报》)
拉萨市招生部门的这一措施值得赞赏。在一些地方,别说通过媒体将高考加分学生名单对外公示,即便是想从学校、招生部门了解相关的加分政策,也不是易事。
笔者的孩子去年刚刚参加了高考,从报名到参加高考,各种各样的家长会开了无数次,包括考生的饮食、睡眠安排都事无巨细,惟独从来没有哪个老师、校长提起过加分政策。问老师,老师叫问学校。问学校时,回答是按成绩排。但按哪次成绩排?排到了谁?最后还是没有答案。到招生部门下发的《高考指南》中了解加分政策,可从头到尾翻遍了,也没有见到与高考加分有关的内容。
不享受加分的考生,一般被称为“裸考”考生。绝大多数的考生及家长,或许对自己是否加分不在乎,但对给谁加分、为什么加分,却相当在乎。绝大多数考生得不到加分,并不等于学校和教育部门就可以关起门来独自操作。
高考加分制度不是学校和招生部门的内部政策,而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的公共政策,公众有权利知道加分的详细政策,有关的工作程序和最终的加分名单。无论学校还是招生部门,都有责任与义务做到公开透明,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加分政策实施过程与结果的不透明,往往会给暗箱操作、集体作弊、权钱交易提供机会,使得高考加分成为招生腐败的滋生地。
高考加分学生名单应该像拉萨这样公示,即通过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公开透明、严惩违规等途径,不给“假少数民族”、“假运动健将”、“假三好学生”等鱼目混珠者以可乘之机,使这一制度带给考生真正的公平和公正。金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