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文理分科须辅以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2009年02月10日
来源:新京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月6日发布公告,就4个方面、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起舆论关注。
多年以来,不少教育专家一直提议,中学不再进行文理分科,因为文理分科必然导致一些学生的素质缺陷。在不少人看来,中学不应文理分科,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也是诺贝尔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而喻,但一到现实之中,可行性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早在2002年,江苏就积极推进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试点,2002年,江苏高考实行“3+大综合”,初衷就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大综合”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6门课出在一张卷子上,这套改革方案,仅仅实施了一年,就因为学生要同时抓9门课,负担太重,而且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也较难区分学生的特长而宣告失败。
事实上,正是强调卷面分数、将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高考集中录取制度,才是造成整体素质低、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失的本源。在这样的升学制度引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以知识教育为重点,突出记忆与背诵,哪怕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也是走知识化、技能化的路线,文科和理科,在学生看来,都是需要记忆、需要考出好成绩的科目,谁会真正关心学习这样的科目,能增长多少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教育的内容才可能真正有益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这样的教育,必须建立“以人为本”、注重人个性、特长的多元评价体系与升学制度。离开了这一制度的构建,无论是中学的课程改革,还是高考科目改革,其对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都将止于空谈。
对于取消文理科分科来说,要使其产生具体效果,必须配套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改革。首先,中学应建立必修加选修的课程体系,这对中学提出的要求是更广泛开设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因为中学生真正的负担,不是来自所学知识多,而是强迫他们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其次,应改革现在的高考学科考试为学业水平测试,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并使考试成绩能更具通用性,比如TOEFL、GRE考试,一次考试可以管多年,具有与其他考试同等的效力;再次,高校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也面临新的调整,这几年一些高校推出按学院平台、专业大类招生的招生政策,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高校要认识到,过窄的专业口径招生和专业人才培养,不但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也不利于这些人才未来的就业。
对于我国教育来说,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打破集中高考录取制度,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实行自主招生。对应这样的制度,方可谈及中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如果由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打破高考集中录取制度,难以改变学生评价体系,那么,文理不分科虽很必要,但却还不够可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正应该努力为文理不分科的“可行”创造条件。
多年以来,不少教育专家一直提议,中学不再进行文理分科,因为文理分科必然导致一些学生的素质缺陷。在不少人看来,中学不应文理分科,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也是诺贝尔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而喻,但一到现实之中,可行性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早在2002年,江苏就积极推进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试点,2002年,江苏高考实行“3+大综合”,初衷就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大综合”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6门课出在一张卷子上,这套改革方案,仅仅实施了一年,就因为学生要同时抓9门课,负担太重,而且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也较难区分学生的特长而宣告失败。
事实上,正是强调卷面分数、将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高考集中录取制度,才是造成整体素质低、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失的本源。在这样的升学制度引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以知识教育为重点,突出记忆与背诵,哪怕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也是走知识化、技能化的路线,文科和理科,在学生看来,都是需要记忆、需要考出好成绩的科目,谁会真正关心学习这样的科目,能增长多少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教育的内容才可能真正有益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这样的教育,必须建立“以人为本”、注重人个性、特长的多元评价体系与升学制度。离开了这一制度的构建,无论是中学的课程改革,还是高考科目改革,其对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都将止于空谈。
对于取消文理科分科来说,要使其产生具体效果,必须配套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改革。首先,中学应建立必修加选修的课程体系,这对中学提出的要求是更广泛开设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因为中学生真正的负担,不是来自所学知识多,而是强迫他们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其次,应改革现在的高考学科考试为学业水平测试,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并使考试成绩能更具通用性,比如TOEFL、GRE考试,一次考试可以管多年,具有与其他考试同等的效力;再次,高校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也面临新的调整,这几年一些高校推出按学院平台、专业大类招生的招生政策,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高校要认识到,过窄的专业口径招生和专业人才培养,不但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也不利于这些人才未来的就业。
对于我国教育来说,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打破集中高考录取制度,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实行自主招生。对应这样的制度,方可谈及中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如果由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打破高考集中录取制度,难以改变学生评价体系,那么,文理不分科虽很必要,但却还不够可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正应该努力为文理不分科的“可行”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