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能追求“快”

2024年11月22日 来源:文汇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它是教育强国的必由路径。表面上看,这似乎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关,但实际上,基础教育阶段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已从早期的关注天赋儿童转变为注重发掘和培养每个人的天赋潜质,并越来越强调后天教育与环境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上海,上海中学等头部高中长期探索拔尖人才的早期识别和培育的规律。作为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校长,每年我都能看到很多优秀的学子从上中毕业,走向世界各地。这些优秀毕业生,究竟有怎样的成长规律?以下这几点,恐怕是我们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时值得借鉴的。

对“天才学生”加速培养,往往适得其反

在教育界,很多人喜欢用数学家陶哲轩的飞速成长历程来说明,对天资出众的学生需要加速培养。但其实,陶哲轩这类人只占总人口的百万分之一,拔尖创新人才中的大多数并不是生来天赋异禀。现在国内不少学校甚至是家长,但凡发现孩子有些天赋,总希望通过最快的速度、用最好的资源“呵护”他们,其实从结果看,往往适得其反。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并不是走得慢,而是走得过快。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所谓的“天才学生”被选拔出来后,往往不是集中在一起超前、加快学习传统的学科知识,而是在“慢悠悠”地“玩”。“玩”是学生最喜欢的探索和学习的方式,老师们从旁观察,给孩子自身进行兴趣的挖掘和探索的机会。

到了高中阶段,一些显示出某种天赋的学生确实有条件学习大学预科课程,看起来是“提前学”,其实不然。要知道,国内的高中数学课程仍然高度聚焦初等数学内容,而美国在高中阶段就会有积分和线性代数等高等数学课程供学生选择,这早已是一种常态。这种做法并不被认为是“提前学”,而是“选择学”。

2023年获得Intel ISEF(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环境工程类一等奖和大会最高奖的陈同学来自上中国际部,他的创新成果——空调节能器在学校的楼宇进行了安装,并跟踪后期的数据,据此迭代改进这款产品。回看陈同学的成长轨迹,我们也会获得一些启发:当不少同龄人被“按”在奥数班或补习室时,小陈的回忆里几乎都是“玩”的经历,他与身为工程师的父亲一同“玩”实验,他在学校3D打印选修课上“玩”设备。

获得2024年数学塞勒姆奖的首位华人女性数学家王艺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提到,年轻人要走得远,需要不计一切代价地保护心底好奇心的火苗。她还援引了1966年菲尔兹奖得主格罗滕迪克说的一句话,“要做能泡核桃的人”,等待时机成熟,一切就自然解决了。

木桶理论还是长板理论?或许都不完美!

曾经有段时间,学校教育十分推崇“木桶理论”,即强调每个孩子能走多远,是由他身上的短板来决定的。此后,又有一些教育家提出,要发挥孩子的长处,学生的成就往往取决于他的长板。然而从当下的社会需求来看,这两种理论之下走出的孩子,或许都不足够“完美”。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不能光看目前学生擅长什么就只培养什么,更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漫长的人生道路,即所谓的“全人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性格特质爱好等还没有定型,如果过早走上一条目标过于清晰的道路,而忽视孩子成长中丰富的可能性,未必能取得最好的、符合其本人优势特长和兴趣志向的结果。人经常是在“试错”之后不断对自己有新的发现,然后找到与自己兴趣能力特长相契合的点,这样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早年在军队服役,远离学术研究。直到50多岁才转向最终取得创新发明的领域。他之前看似与专业无关的经历,包括军事生涯中的纪律性和在物理学领域的探索,为他最终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突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世界天才儿童理事会曾发布过“资优生教育的专业原则”,其中便提及“整体性原则”,强调任何形式的教育面对的都是一个整体的孩子,要满足他们的学术、社交和情感需求,考虑他们发展的所有维度。简而言之,要用“终身观”来指导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早期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加减法”

还有很多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些拔尖创新人才未必在传统的应试或“智商测试”中表现优异,呈现出“非典型”特征,甚至他们身上还有些明显的弱点或者不足。另外,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术道路不可能都一帆风顺,创新之路很可能会遭遇传统价值观的质疑。

在基础教育阶段,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很可能并不冒尖,考试成绩并不太好、没有拿到大的奖项,甚至没能申请到理想的大学,这不代表他们将来没有机会“拔尖”。也就是说,在所有学生成长的早期阶段,家长、教师、学校的无差别关爱和包容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上,无论是培养机制、培养方式还是培养内容和选拔方式,都要足够灵活。首先,需要广泛动员教育系统,建立日臻完善的科学机制识别人才。其次,在培养方式上,不能囿于学制,不能局限于高中学校。眼下,无论是“丘成桐少年班”项目的推进,初高中一体化培养,还是中学大学联合培养……国内教育界正在蹚出一条条新路。选拔方式上,高校紧缺专业的自主招生方式,或许可以进一步提高在规则范围内的自主性。

上中国际部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试验田”,在教学生成性、活动多样性、课程选择性、学生自主性等方面积累了30余年的实践经验。仅仅这两年,上中国际部就在学生科创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真实的样本告诉我们,在科学创新方面做出一定成绩的高中生,单看考试成绩,他们似乎不是最突出的那一批。这样的结果耐人寻味,也同时告诫教育者,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确实需要面向全体学生。

目前,上中国际部也在探索如何支持学生推进科创成果的转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从实践中、交叉学科中学习,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不能只看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还要重视选修内容。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内容上的灵活必须包括“做加法”和“做减法”两种,不能只想着“做加法”。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养无疑需要学校更多的管理智慧、自由的学术土壤和包容宽松的成长环境,才能让更多有想法、有热情、有创意的学生涌现出来。

(作者:马峰  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校长)


微信扫一扫
高考全知道
必威体育首页客服电话
官方微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