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专业生源紧 各大院校抢破头

2013年02月28日 来源:北京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招生考试现场。 本报记者 孙戉摄

  昨天下午,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主任张尧坐在京剧表演专业三试的考场,看着眼前卖力表现但仍然有些差强人意的考生,他心里越来越担心:“现在的生源一年不如一年,要想按计划保质保量地招够50人,实在太难了!”

  随着中央戏剧学院京剧专业独立成系,今年全国共有5所院校招收京剧表演专业本科生,计划招生名额合计110人。但今年是京剧招生的“小年”,全国的生源也不过才100多人。其实,即使是在招生“大年”,京剧专业的报名人数一般也不会超过200人。近几年来,生源越来越少,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不少从事京剧教学工作的老师都感到了危机。

  今年,各个院校的京剧专业在招生时间上刻意错开,就是为了争取招收尽可能多的生源。上海戏剧学院的招生在1月中旬,中戏的初试与国戏的初试错开了几天,沈阳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两所院校的考试时间也与其他院校错开。不过,各个院校之间还是出现了争抢生源的现象。据了解,有些院校甚至会要求已经通过艺术考试的考生,不要再报考其他院校。

  要想在为数不多的生源中选出50位优秀考生,对于国戏的老师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如果国戏按计划录取50名学生,那么按照比例就要向75人发文考通知单,但目前进入三试的考生不过才85名,其中仍有不少人并不符合招生标准。张尧表示,虽然生源紧张,但国戏坚持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宁可不招够50人,也不会勉强招收一些并不合格的生源。

  在传统戏曲中,并不只有京剧面临这样的尴尬。据了解,今年上戏的越剧班虽然列出免学费、给户口、毕业直接进院团的优厚待遇,但报名者仍然寥寥。

  张尧认为,京剧专业本科招生之难,其实问题不是出在考生身上,而是近些年来传统戏曲的中专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目前,除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和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京剧专业年年招生外,其他许多中专学校都是隔年或是好几年才招一次。但目前国内5所招收京剧表演专业的院校却都是年年招生,这样一来生源自然紧张。

  在张尧看来,要解决当下京剧人才的困境,一方面应该将京剧人才培养的重心往中等教育倾斜,另一方面应该从“出口”解决。“京剧院团纯粹靠市场生存太艰难了,如果国家从保护国粹的角度出发,给予京剧演员更好的待遇,让这个职业得到应有的尊重,肯定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现场目击

  考生报名学京剧

  竟为一圆影视梦

  昨天下午,北兵马司胡同北剧场,咿咿呀呀的皮黄之声从剧场的大门里“溢出”,几乎“淹没”了半条胡同。小伟和几个伙伴,在胡同里比划着身段,一起等待着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的初试。

  今年是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独立成系后首次招生,这个2011年才设立的专业却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魅力——计划招生20人,前来报考的考生却有145人。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中国戏曲学院127人的报考人数。

  京剧教学历史远没有国戏悠久,师资力量也难以匹敌国戏的中戏京剧系,为何能有如此魅力?刚刚从国戏考场铩羽而归的小王认为,中戏京剧系成立不久,竞争不会像国戏那么激烈,机会也更多。而且从师资方面看,中戏也力图打造一支金牌的教师队伍,目前9名专任教师中,6名都是国家级赛事的金奖获得者,有着丰富的表演和教学经验。

  但还有一些考生看重的则是“中央戏剧学院”这块金字招牌,和它背后附加的更多隐形“价值”。来自沈阳的小李,家里已有好几代人从事京剧事业,但他对京剧的前景却并不看好,“现在京剧不景气,进入中戏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学校的影视表演专业,说不定以后就改行做影视了”。对于小李的看法,站在他身边的伙伴小宝也颇为认同,他相信,中戏将给他们的未来更多可能性。(记者 牛春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