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的历史细节给高考改革的启示

2008年01月20日 来源:浙江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77年8月,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定:立即恢复高考。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

  一晃,恢复高考已经30年了。为纪念2007年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2006年各地竞相出台高考改革方案。今年两会期间,更有人大代表提出“废除高考”的建议。高考改革,乃至存废,不可避免将成为今后几年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回顾1977年伟大抉择的细节,或许可以给今天的改革一些启示。

  中国需要刚性的公平竞争

  1977年8月5日,在邓小平主持的科教座谈会上,来自武汉大学的代表直言,废除高考之后的十六字招生方针,即“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都是骗人的,实际就是四个字“领导批准”,其它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甚至连过场也不走。不推倒“十六字”方针,招生质量就得不到保证,“走后门”不正之风就不刹住,党风就不能端正,“读书无用”的社会风气不可能扭转。

  “领导批准”,实际上是一种身份社会,只要你和领导能够搭上什么关系,上大学的问题就解决了。学习好,不如爸爸好。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向来是“灵活性”多于“原则性”,没有刚性的竞争,只要有一点投机取巧的空间,就会有人想出各种对策。中国是一个有人治情结的社会,只要领导拍板,所有的制度和党性都可以打破。因此,邓小平非常同意武汉大学这位代表的意见,当场表示:“‘十六字’方针必须推倒,恢复统一高考从今年开始。”

  30年后的今天,虽然中国的法治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离“唯法是从”的标准还远的很。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极大的不平衡,远达不到普及的程度。因此,无论高考怎么改,“刚性的公平竞争”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

  决策应多听听群众意见

  废除高考毫无疑问是20世纪60年代重大的决策失误,但为什么会决策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拍脑袋决策,“文革前17年的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中大多数是资产阶级”,毛主席看后,觉得这种判断有点武断,于是稍后便在废除高考的理由前面加上了两个“估计”。据以这种判断的决策,上大学者不是为了学习,而是要承担“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政治任务。

  面对两个“估计”,时任总理的周恩来很不相信,也坚决反对废除高考,他在1972年和一位美籍华人科学家谈话时,以极大的勇气提出要恢复从应届高中生中招收部分大学生的意见。文革高潮期间,周总理的意见根本不可能实现。“赋闲”的邓小平更是清楚,因为当时的一句顺口溜,“解放前上大学靠钱,前17年上大学靠分,现在上大学靠权”,已经在全社会流传开来。邓小平复出之后,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多次召开各方人士参加的“神仙会”,最终坚持了恢复高考的决策。

  以两个“估计”进行决策,现在看来确实有点可笑。可是,现实中还有许多决策是拍脑袋的。比如,有的省份规定高考要考体育,用心良苦,希望孩子们锻炼身体,结果孩子们都去买兴奋剂了。再看这几年的高考改革争论,争论者大多为专家、领导,却不见基层教师、家长和学生。现在看来,高考改革还是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专家和官员们应该走出书房,走出办公室,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见,按照他们的意愿去设计高考改革方案,去进行高考改革。

  决策执行要果断坚决

  1977年,作出恢复高考的决定后,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第一,恢复高考动摇了“两个凡是”原则;第二,1977年的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已经开过了;第三,试题出来后,却缺少印试卷的纸张。面对现实困难,邓小平当机立断,“毛泽东同志画了圈,不等于说里面就没有是非问题了”;“今年就改,看准了的,不能等,新再召开一次招生会议就是了”;“把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计划暂时搁置,调配相关纸张,先行印刷考生试卷。”正是这种胆量和气魄,才使邓小平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0年了,很多人又开始犯“历史健忘症”了,忘记了废除高考的伤痛。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是必然趋势,不问家庭出身、背景的高考就是制度性保障之一,目前还不能废。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高考有重重弊端,应该进行大胆的改革。恢复高考的细节告诉我们,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要改革的,一定要改,改革的阻力是必然的,只要是对的,就应该果断坚决一点,不要畏首畏尾,伸伸缩缩。比如,自主招生的监督机制、平行志愿的填报模式,就是千呼万呼不出来,缺少了邓小平恢复高考当年的果断坚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