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跟老师沟通不应该存在顾虑,不要对老师有畏惧情绪。任何老师都喜欢跟家长更多地交流,以便更好地判断学生的全面表现,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学生不适合的想法和做法。
沟通方式
除了面对面交流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比如电话或短信、邮件、微信、便条、QQ等。如果家长经常上网,则可以在家长会时要一下老师的网络即时联系方式,以便于平日的沟通交流。
沟通时机
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时机选择也很重要,要能及时把握考生在各个关键点的学习情况。
■ 考生学习环境变动后。比如考生到了一个新环境、换了新的老师、添了新的学习科目等。这个过程需要考生积极迅速进行适应,家长应主动与老师进行联系,既可以了解复习状态,也能帮助老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特点。
■ 高三的几次大考之后。高三的大型考试之后,考生的成绩起伏较大,或是情绪不稳定时,家长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应该在考生成绩跌落时沟通,也要在成绩有显著提高的时候进行沟通。只有明确了造成考试成绩起伏的最根本原因,才能为后面的复习做好铺垫。
■ 家长会之后一周之内。家长会上想要咨询老师的家长很多,如果一时排不上号的话,则可以跟老师提前预约,在家长会后的一周单独去学校拜访老师,这样既能在家长会后不给老师们带去更多的压力,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
沟通心态
我们与老师进行沟通的时机、沟通的方式了解之后,接下来需要我们明确的就是要用怎样的心态与老师进行沟通。
■ 相互尊重。家长和老师因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了两者之间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和知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只有通过沟通,家长了解考生的在校情况,老师获得考生的信息、工作上的理解和支持等。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本不存在谁求谁,任何时候的沟通,都应该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出发。
■ 正确评价。在某些家长的心里,自己的孩子就是最棒的。孩子稍微遇到一点委屈,在家长眼里就成为了大事情,一时间也忘记了立场,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在了别人身上。在孩子抱怨的时候,家长应该多多思考一下,多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这样你就能够更好的判断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不要动不动就拉上孩子与老师去辩解,这样不仅不会帮到孩子,反而会使其更加横行霸道。
■ 相互信任。信任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同盟的保障。作为家长,并不是非常了解现行的教育教学制度,也普遍比较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家长往往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有一些偏差也与老师的意见出入很大。在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平静心态,从自身角度出发去做自我检讨,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虚心听取老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