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几乎所有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都舍得投入,对教育目标都有较高的期待。相应地,父母们在规划和实施子女教育的过程之中,往往抱着“早下手、输不起”的想法,希望通过对孩子成长过程的精准控制,达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人才的目的。
控制下的失控
父母们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不遗余力地纠正孩子的各种行为以期培养出他们的好习惯。孩子应该不自私有礼貌,不磨蹭不挑食,先学习后玩耍,不网瘾不早恋,等等。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孩子的行为偏离标准,还会制订很多相应措施来控制教育的确定性,比如翻看孩子的手机或日记。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为孩子设计了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直至重点大学、好工作、好对象的培养路径,并竭尽全力把孩子控制在这条“康庄大道”上。以为只要孩子的一切受控制,孩子的美好人生就确定了,教育就成功了。
可以说,父母们这些愿望都是美好的,也是为孩子考虑的,但是这种严格控制追求教育过程确定性的方式,真的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吗?真的能够让孩子获得确定性的美好人生吗?
在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令人心痛的教育悲剧。北京一个小学生由于父亲没收了手机而跳楼;上海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杨某因母亲时刻不离其左右而上吊;被学校和家庭评价为“好学生”的孩子突然犯罪杀人。我们身边有很多在学校和家庭严厉管教之下仍然厌学甚至离家出走的孩子。
这些悲剧不仅发生在农村,也发生在城里;不仅发生在普通家庭,也发生在富裕家庭。即使一帆风顺走进重点大学,也存在大量缺乏自信、迷失自我、丧失兴趣的问题,他们对学习失去动机,对前途失去希望,非常痛苦和焦虑。笔者在北京一所大学做心理咨询的两年中就亲身接触了很多这样的来访者。
量子力学的启示
为什么控制中的孩子有时会突然失控?为什么确定性的教育过程却不能获得确定性的教育结果?
近几年来,笔者一直对上述现象和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再次看到曾在大学学过的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从教育哲学上更新了底层思维方法,从而对上述问题若有所悟。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1927年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对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准确,对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即粒子在运行之中,越控制它就越容易失控。粒子似乎有一种追求自由的本性,对于控制哪怕是测量都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这种理论,颠覆了牛顿的万物是可以精确控制、精准测量、准确预测的因果关系规律,让人们对于控制事物所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有了全新的认识。
根据这个道理,联想到教育的场景,孩子就很像前面提到的追求自由拒绝控制的粒子,对其控制反而会造成其失控,甚至对其评价也会造成扰动。
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不放心,时刻希望获得孩子各方面的信息,掌握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比如偷看孩子的日记和手机,突破家庭成员之间的隐私界限,一方面,父母有可能会内疚、因担心孩子发现而焦虑;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真的发现了父母偷看日记和手机,那么无论孩子接受还是不接受,后果都令人担忧。接受则孩子的自我、自尊受损,不接受则会酿成孩子对父母的愤怒反抗和不信任。
父母的情绪反应,即使父母不讲话孩子也会体会到。如果父母不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那么过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往往会适得其反。这也提醒我们,父母的学习和成长对于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郎朗可复制吗
大家知道,著名钢琴家郎朗是在爸爸的极端严酷培养之下走上音乐家之路的。爸爸曾经逼着要放弃弹琴的郎朗选择要么跳楼自杀要么吃药自杀。
父母们常问:控制型教育下的郎朗成长之路是否可以复制呢?
事实上,类似郎朗爸爸的教育方式虽然产生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失败”的案例,以往我们的教育理论很难解释这个困惑。
而“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既然郎朗的教育过程是严厉管控式的,也就是追求了训练过程的高度确定性,那么经过这种教育的孩子之中,必定会有一部分达到目标,另一部分不同程度地偏离目标。这些偏离目标的孩子可能会发生厌恶学习、亲子关系紧张、离家出走、精神分裂,甚至自杀或杀人的情况。
重走郎朗之路可能培养出“郎朗”,也可能会酿成悲剧,后果是不确定的,也就是有风险的。如果期待用复制法在自己家培养出一个“郎朗”,你就要准备承担发生“不确定性”后果的风险。这种风险,随着你控制强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加大。
当然,看到过度控制可能给教育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之后,我们也不应该偏离到完全不做任何干预给孩子绝对自由的另一个极端。正确的教育,恰恰是父母对控制和自由适度平衡的主观选择和担当。
(作者王占郡系中亲联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